漢文化
大地的恩賜賦予萬物生命
台漢文化,是這片土地上孕育的生命故事。獨特的民俗節慶、廟宇文化、中藥籤詩等,記錄台灣的生活型態,教導我們理解日曆的轉變、日常的養生,是描述生活智慧的教科書,也是老祖宗的叮嚀與關切。
陰陽五行學說
陰陽五行,是老祖宗察天觀地時,所領悟的世界觀,相信萬物都具兩種力量,彼此對立或聯繫,代表著自然界各種現象的變化,萬物會遵循此基礎,進行永恆且規律的運動,維繫著自然界的平衡。
它們是對我們日常生活的調節。曆法上,用來解釋季節更替、天象變化;醫學上,用以解釋人體狀態、各部位的關係。

民俗節慶
傳統歲時節俗
台灣多元民俗中,最常見的就是歳時節慶,老祖宗以農立國,依農曆觀察四時節氣的變化,配合歳時習俗、區域性守護神等在地特色,來舉辦祭拜儀式、民俗技藝與各類遊藝陣頭等祈求天地神祗護佑,像是新年、元宵、端午節等,依據地區的不同,呈現各具特色的慶祝方式。
每逢佳節,各地大大小小熱鬧的慶祝活動,不僅是敬天愛地精神的傳承和對老祖宗的感恩,更多的是,大家同心齊力、一同籌備供品與祭祀儀式,來敬獻諸神及賑濟孤魂的那份情感。
延續本土文化底蘊
柏諦希望能延續文化節俗的美,
在集團內部,我們依循禮俗,
舉行相關的祭祀儀式與祈福活動,
將老祖宗的二十四節氣作息、
開運避疫、聚財納福等節慶智慧傳播出去,
同時也將民間信仰與故事分享給更多人,
讓台灣傳統的民俗特色能永續流傳。

祈福祭拜
誠心敬天凝聚人心
祭拜文化,源於對萬物的敬畏心, 對天地神靈、先祖、物魅等進行祈求, 期許消弭災禍,每個人都能安居樂業。
在集團內,會召集同仁參與祈福拜拜, 除了例行的新年開工、佳節祈福之外, 每月初一、十五也會準備供品犒賞地基主, 除了以誠敬的心來感念天地護佑外, 也在一次次的供品籌備中, 凝聚同仁間的情感與向心力, 在認同企業文化的同時, 也對本土的祭祀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。
節慶活動
元宵迎財神
元宵,又稱為上元節、小正月,它是天官大帝的華誕也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,象微著團圓美滿,為台灣最熱鬧的大型節慶之一。
因此這天,柏諦舉辧晚會活動,邀請夥伴們一同猜謎、接龍銀、煙供祈福等,透過迎財神儀式,以疏文與香品匯聚五行,為大家招財納福、祈求平安的同時,也讓民眾瞭解節慶背後的故事及意涵,在歡聲笑語中,品味先民們的生活脈絡。


習俗儀式
遵從禮儀開運避疫
民俗,是依附生活、信仰與情感的文化,蘊含本土的地域特性與民族情感。從故事中獲取先人的經驗,學習生活的智慧。端午節不僅划龍舟、佩戴香包,也是去霉運、除穢轉運的最佳時機;中元節除了祭拜好兄弟,也能用盤香為自己補庫添運。
在物質不富裕的年代,這些習俗代表著老祖宗對美好生活的祈願,有時候,生活的儀式感,不需要太多的精緻與講究,更來自於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銘記與珍惜。